谢伯子画廊 官方网站

地址:常州南大街步行街商务馆A座5楼104-514号。手机: 13809073252 邮箱:737768481@qq.com
QQ: 737768481官方微信公众号: xiebozihl

谢伯子——江南大儒钱名山的“寄园小弟子” ( 钱月航 )

 

         江南大儒钱名山先生创作著名书院“寄园”,影响深远。至其晚年,弟子中有三位被称为“寄园小弟子”,分别是:汪仲阳、谢伯子、钱璱之。与“寄园小弟子”们一同读书的还有文坛前辈羊牧之先生之子羊琪、羊汉、羊琏等。

       “寄园小弟子”,是继钱名山先生之后承继家学乃至常州文脉的重要人物。在我们小辈的心目中,他们就是家族文化的载体和代表。他们大多出生在上世纪初期,经历了一个家族的百年沧桑,从晚清、民国、抗战、解放、文革,直至新世纪……他们的人生故事,以及他们的所见所闻,是一部家族丛书、文化丛书、世纪丛书。

         谢家与钱家,是世代姻亲。其亲缘关系,可上溯之名山先生的姑母钱蕙荪。钱蕙荪读书识字擅诗词,与丈夫谢养田有合集《双存书屋诗草》、《双存书屋笔谈》;嫁到谢家后,先后遭遇丈夫去世、家园大火的灾难,但她意志坚强,下决心一定要修成“谢氏家集”,传承江南谢家诗书风雅的传统。晚清年间,在钱名山先生的大力协助下,《谢氏家集》终于修成,至今保存在常州市图书馆内。《江苏艺文志》辑录了《谢氏家集》中谢养田,钱蕙荪夫妇及其子谢莼卿、谢柳湖四位的诗词作品。钱谢联姻,不仅相互提掖,也为两族保存、传承了大量家族文化遗产。

        钱氏与谢氏的联姻,多为表亲结姻,因为血统接近,导致了后代喑哑失聪者多人,谢玉岑先生的长子谢伯子(谢养田之曾孙)就是其中之一。谢玉岑是名山先生的弟子,擅金石篆书,也是民国时期海上著名词家,与张大千先生为至交,经常相互题诗作面,情谊深厚。谢玉岑病重时,把从小聪慧过人、酷爱绘画的长子谢伯子托付给张大千,谢伯子下跪行弟子礼,成为大风堂正式弟子,大千远游后,他又跟郑午昌学画多年。加上著名画家叔父谢稚柳、姑母谢月眉的悉心指点,成就了谢伯子在中国绘画方面极其深厚的积淀。

        上世纪80年代后期,父亲建议我去跟伯父谢伯子学画,于是,业余时间我常常前往伯父居住的化龙巷十子街画室。那是一个不大的院子,住着三四户人家,伯父家与另一家合用大厅,分住东西厢房。厢房面积仅二三十平米,辟作前后两半,前半部分是画室起居,后半部分是卧室。尽管住房局促,但伯父非常勤奋,每次去都看见他在画室挥毫不辍,墙壁和门板上钉满新作,从未见他片刻休闲。那时,他已年届七旬,但精力异常充沛,即便站立作画大半天,决无倦色。对于毫无绘画基础的我,伯父没有一点推辞,每次去都马上停下手中的画作,招呼我到近前去,看他示范树木、山石的各种勾勒、皴擦、点染之法,并让我带回家临摹,下一次带着习作再去时,他会以笔谈的方式告诉我一些画理,在我的习作上亲笔修改。我惊奇地发现,只要他一动笔,原本平淡的画面马上就有了精气神,我的心中万般钦佩!那段时间,常常细细地观赏他的画,尤其是线条,不管是近岸长在水边的根根青草,还是山岩里顽强生长的茅草,都那么生机勃勃,遒劲挺拔,充满了生命的张力,让我明白了什么是“疾风知劲草”。每一棵草都是活的,都是精神振作的,没有一枝一叶有萎靡的感觉,这一点在我的脑海中特别鲜明,那一棵棵劲挺的小草已然活泼泼地长在我的心里了。我想,那些富于生命力的草木,也是长在伯伯心里的,笔墨的力量都源自内心,他的内心,饱含着报答父母、报答师恩、成就一番事业的力量。

        伯父的作品,为什么能够在万千群体中独树一帜、自成风貌?在我看来,其艺术魅力在于极其厚重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。他的山水,重峦叠嶂,云雾蒸腾,青城天下秀,华山九州奇,都是祖国大好河山在胸中迭宕的写照,读来大气磅礴,令人心旷神怡;他的人物,多高逸之士,是魏晋人物、竹林七贤的风姿,遗世独立,清高孤傲,与自然融为一体;他的树木,或盘桓独立,或玉洁临风,清姿绰约,气满乾坤;泼墨荷花,寄托思母之情,情深意长,感人肺腑;描金彩荷,灿若霞光,更是大千神韵,不可一世。伯父的画作,融汇着四重情愫:一是中国传统文人的精神追求;二是大风堂的画风传承;三是家族精神气质的外化;四是“天行健,君子自强不息”毅力与坚韧。

       伯父把很多内心深处的感受表达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草成的《绘事简言》一文中,可惜《绘事简言》在文革中遗失近半,不可复得,在仅存的断章里,他写道:“穷则独善其身,乃寂寞者也。达则兼济天下,乃热闹者也。既善寂寞,亦善热闹。有用于己,有济于世,能保始终穷达不变者,虽有人在,亦寥若晨星矣。”“尺泽之鲵岂比大海之鲸,檐下之雀岂比摩天之鹄?”“石涛得黄山之灵。梅清得黄山之形。渐江得黄山之质。吾则思欲兼之,旨在取神也。”“画既宜有朦胧美,亦不妨有明朗美。”“要善于利用各种闲隙,在寂寞中努力。这并非为寂寞而寂寞,实因寂寞之中,每能冷静思考,细致观察,精心分剖,萌发灵感,无论是逆境还是顺境,皆能自然应付,泰然处之。并非一味沉默以至寂灭,而无所作为也。”“凡欲作画,心师古,师造化,以至师古心。师古,必切实恭敬师古,师必熟之,熟必化之,化则必跨出古人头上,跨则必立自我之法,才不愧为后世以至百世师。师造化,师不必受其役,而应役造化,使造化随我左右,以至美化自然,美化人类。师古心,必深入古人心田,与古人共呼吸、同忧乐,学古人之美德,提高自己艺术修养,做到古今相通,继往开来。与此相反,泥古不化,囿于造化而不化,好古心而不化,甘心匍匐在古人脚下,不敢越古人樊篱一步,敝帚自珍,至死不悟,如此之人,如此之作,岂足以谈真正之艺术哉!”这些艺术主张和精神追求,在他的作品中明显地表露出来,造就了作品独特的气质和感染力。

        伯父在家族里是一个奇迹、几乎所有人都惊讶于他的聪慧与奇特,生来失聪的他如何学会诗词音韵,始终是个迷。他的道德人品,更是众所景仰。他对长辈至孝,对晚辈至爱,家族遗传的责任心、道德心、仁慈心、悲悯心,仁义礼智信之美德,集于一身,堪为表率。他长期为许多认识或不认识的聋哑人提供帮助,即使在极其困难的岁月里,也竭尽所能。

        伯父的晚年生活特别幸福,大家都为他庆幸。夫妻偕老,儿女敬孝,身体健康,艺术长青。百余年来,谢家灾难频仍,或天灾,或人祸,“全家都在秋风里,二月衣裳未剪裁”。度尽磨难,谢家终于迎来了祥和圆满的生活。我一直有一个设想,在常州建设历史文化名城的今天,若举办一场“百年家族:江南谢氏书画展”,甚至规模扩大到姻亲关系密切的“钱、谢、汪、费”四家共襄盛举,场面一定蔚为壮观!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作者单位:常州日报社)

« 上一篇 | 下一篇 »

发表评论: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
日历

最新评论及回复

最近发表

Powered By Z-Blog 1.8 Walle Build 100427 and Theme By BokeZhuti.cn

《谢伯子画廊》成立于2000年3月18日,先后已出版谢伯子画廊丛书24种.《谢伯子画廊》专门介绍谢伯子及亲师友诗书画艺术作品。谢伯子其亲为世所重,有父亲谢玉岑,叔父谢稚柳,三姑谢月眉,外祖父钱名山,大舅钱小山,其师有张大千,郑午昌。江南钱谢为近代诗书画艺术世家,故其亲友雅好诗书画不胜枚举,大多有声于艺林。 《谢伯子画廊》立足于艺术,立足于社会,致力于弘扬先贤人文精神,汇展先辈丹青妙迹,结念前尘,冀望未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