谢稚柳(1910-1997年)原名稚,字稚柳,后以字行。晚号壮暮翁,斋名鱼饮溪堂、杜斋、烟江楼、苦篁斋等。
...
作为名画家的谢稚柳,山水、花鸟、人物俱擅,尤以山水、花鸟最为特出,其涉猎山水虽晚于花鸟,但成就颇大,他的山水从五代的江南画派入手,再转到宋元画风,晚年更创以落墨法,迥出新机。由于谢老为书画鉴赏大家,这使他有条件接触大量古代名作,从名迹中吸收精华,转化为自己的艺术语言反映到自己的创作之中。
这套画在金笺上的十二开山水册页是谢稚柳在乙丑(1985年)所作,其时的谢老年已75岁。此部册页因画在金笺之上而显得气派非凡,金碧辉煌的底色之上,繁复的皴擦点染和淋漓的泼彩泼墨交替进行,五色斑斓的色彩和浑厚华滋的水墨频频转换,画家以其锦心妙手浓写春情,淡抹秋意,四季湖山,尽收入册中,为谢老的艺术生涯平添了一段旖旎风情。
通览整部册页,布局严谨,气象万千,既有对宋元遗风的全面继承,又有对江南云水烟峦的深刻生活体验;既有泼墨挥洒的宏大气魄,又有精妙入微的细腻笔触,可见作者深厚的学养和高超的画技。层次丰富的烟岚变幻莫测,山头以青绿色作大色块的渲染,又以浓淡相间的泼墨做墨色对比,江南天气的风雨晦明变化于瞬间,自古画家以在金笺上作画为难事,因为金笺不仅质地光硬难上色墨,而且金光耀眼有伤目力,因此谢老在整本金笺册页的大胆落墨绝非常人所能为。
且让我们展读此册各开细读,但见云层变化之下巉岩绝壁,山峦奇伟,数株红树鲜艳娇丽,凸显在画面的中心位置,格外引人注目。同样,近处山峦之上的古松和稍远处草亭画得一丝不苟。令人惊叹的是在大气磅礴的大画面中,竟然将崖壁瀑布旁丛生的小竹也画得十分精致,足可见画家既有挥洒自如的大胸襟,更有小处着墨之精细严谨,大家风范,可见一斑。
我们再纵览画面构图,在草亭中可以瞭望空旷的远山,在绝壁丛竹间可以听到喧哗的瀑声。风静,云低,山峦耸峙,苍松恣肆,红叶鲜丽。一切是那么的静谧。就在这静寂之中,可是远山之上青翠欲滴,画家给我们又营造了山川欲雨的紧张气氛,这一切正是这幅画的绝妙之处。寓静谧于大自然的动态之中,静极反动;动孕于静中,动极而山雨欲来,正是画家构思的奇特之处。
落墨法是谢先生取南唐遗法而首先运用到花鸟画中,其后在山水画中也有娴熟运用和表现。先生纵笔放浪,彩墨交融,意境丰富,耐人寻味。构图简约而脱俗,循古而又创新,给予我们丰富的艺术享受,这只有谢老这样的大家手笔才能为此!
谢先生髫龄学画,早年师法陈老莲,后上溯宋元诸家,后又追随张大千精研敦煌壁画。画面呈现了浪漫的诗境,把中国画的技法运用到了极致。张大千当年曾经说过,天下有两个半画家,一个是自己,一个是谢稚柳,半个是谢玉岑,(原文有误,应该是“中国当代画家有两个半,一是溥心畲,一是吴湖帆,半个是谢稚柳,另一半是已经故去的谢稚柳之兄谢玉岑。”(见郑重的《谢稚柳传》)可见张大千对这个小老弟的器重和赏识。正如我们所看到的这套册页所表现得那样,先生淌漾于烟云之间,粗豪放浪中尽见精微妙诣,浪漫典雅的节奏表现得淋漓尽致,张大千对谢稚柳当年的赞誉实不虚耳。
此册落款书法秀劲遒肆,有张旭之风,用章多出自吴子建之手,书、画、印相得益彰,耐人寻味。引首有陈佩秋先生题识“江山粹美”四字,陈谢夫妇书画双绝,珠联璧合,无愧“当代管赵”之誉,无疑又给这部佳册增色不少。
作为海派画坛的执牛耳者,谢稚柳先生的画作长期受人追捧,此部谢老的金笺山水大册定会金光耀眼,引得英雄竞折腰!
...
笔者按:张大千是二十世纪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绘画大师。在他一生里,留给了人们太多难以破解又耐人寻味的谜题;也正因如此,令他的人生成为后世津津乐道、又探寻不止的焦点。不过谈起张大千,则不得不提到我国的另一位大书画家,他是张大千口中嘤嘤而呼的“小弟”,亦是能与其笔来墨往、词唱诗和的知己。那么今天,就让我们来听一听他们的故事——
.......
我最早是从陈子奋先生的《看画录》(通过已查文字资料,可能是《读画札记》?)中得知谢稚柳先生的。我在向陈子奋学习工笔画期间,陈先生知道我自己开始画山水画并临摹了一些黄宾虹、傅抱石的作品后,就告诉我这种根据印刷品来临摹的方式是远远错误的,他让我去认识一个叫洪世清的画家。洪世清是福建人,当时住在杭州,他曾得黄宾虹、潘天寿、刘海粟等人指点,后来在1996年获得鲁迅版画奖,1997年获鲁迅文学艺术奖。认识洪世清以后,他介绍我认识了王伯敏。王伯敏是南北二虹(鸿)即黄宾虹和徐悲鸿两位大师的门下,是我国著名的的美术史论家、画家。我到王伯敏的半唐斋去,看到很多的藏书、石器、彩陶、画像砖、铜印、瓷器和字画等,有的艺术精品甚至不经意地堆在地上,其数目之多和品质之高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在和王伯敏和洪世清的交往中,他们经常提到一位谢稚柳先生,在这个过程中,未见其人,先闻其声,就让我对谢稚柳有了一些了解。
...
谢稚柳先生是我国数得上的几个著名的艺术大师之一,20年多前我有幸与谢老有一段交往。承蒙他不弃,还题写了苍劲老辣的“艺术精神”四字赠我。
谢稚柳题:乙酉暮春为三水陆兄丹林制图弟稚柳。
张大千题:要如章侯迹已陈,别开新境与传神。英雄只坐青梅下,割据三分少一人。丹林世兄示稚柳命题喜拈二十八字。丙戍秋于海上,弟张爰、
...
谢老是我国当代书画鉴定权威,具有真知灼见的美术史论家、学者和诗人,“敦煌学”的奠基人之一,又是继承传统、卓有创新的书画家。尽管他长年旅居上海,但对家乡故土总是关怀惦念,一往情深。晚年他把自己许多书画作品、文集,一幅幅、一摞摞地送回家,乡音、乡情、乡恋贯注了他的一生。
...
(谢稚柳画 张大千题诗)
三代知交
谢稚柳与张大千两位画家的交往,始于1929年。这一年,谢稚柳由族叔谢仁冰推荐,到南京国民政府财政部关务署,从事档案管理工作。其时,谢稚柳的兄长、著名词人谢玉岑正在上海南洋中学执教,与张大千和张大千的二哥张善孖同住西门路西门里,仅有一壁之隔,彼此相识相知。谢稚柳由南京去上海看望谢玉岑,自然便与张大千相识了。
...
壮暮翁谢稚柳画的《一览众山小》山水册摆在面前,我一幅一幅地翻着,静静地看着,翻过去的还要再翻回来,继续看。谢稚柳的画我看过不少,有的画看过了就给我留下了怀念,不只是久久而似乎是永远难以忘怀。这部山水册即是其中之一。
...